近日,陕西省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1】名单公布,共有35家省内企业上榜。其中,西安包括西电开关、紫光国芯、华羿微电子、铁路信号等23家企业入选,数量为历年省级之最。
作为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领头雁”,单项冠军天生带有专一性,往往与城市优势产业高度相关,是衡量城市高质量发展、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据悉,陕西自2020年启动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行动以来,已累计培育认定三批共71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截至目前,西安共计入选37家,第一、二、三批数量分别为6家、8家、23家,增速连年攀升。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西安入选企业主要分布在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先进制造领域,各企业亦以专业化发展、市场份额领先、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高等诸多优势,成为引领制造业发展的典范。
近年来,西安围绕实现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目标不断发力,将制造业企业培育作为发展重点,通过持续优化产业布局、鼓励技术创新、并融合市场、资金等多方面因素,努力营造企业成长发展的优良环境。
2022年发布的《西安市“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规划期末中小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2000家,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0家,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0家,省级质量标杆企业30家,工业品牌培育试点示范企业20家,市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15个。
为强化激励培育,西安还对获得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认定的企业,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奖励;对获得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认定的企业,给予50万元奖励,以真金白银给予企业发展信心。
截至目前,西安市已培育打造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6户,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7户,已累计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配套奖补资金1600万元。
不仅如此,为打造可持续的发展环境,西安充分利用高校资源,通过搭建校企平台、打造创新研究院等方式,培育孵化科创企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成效斐然。
譬如,特种功能材料领军企业的华秦科技、金属3D打印龙头企业的铂力特均脱胎于西北工业大学;参与《流浪地球2》的优艾智合、储能新晋黑马公司西安奇点能源以及已经登陆科创板的斯瑞新材、莱特光电,其创始人均是西交大校友。
可以预见,随着西安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数量的扩容,西安制造业发展实力将稳步提升。而聚焦中小企业,正是这些细分领域的技术突破,从专精特新、“小巨人”到单项冠军梯次培育,再到进阶制造业企业江湖里的“最高段位”,亦为提升西安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助力赋能。
【1】单项冠军:单项冠军指长期专注于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或全国前列的企业,代表了全球制造业细分领域最高发展水平、最强市场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