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征程始于足下,伟大事业成于实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系统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鼓足干劲、砥砺韧劲,紧扣一个“实”字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变成现代化设的美好图景。
一、强化系统观念,增强改革攻坚的整体性。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是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改革,而是全面改革、系统变革,必须树牢大局观、全局观,整体谋划、一体推进、先立后破,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目标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要统筹整体和局部,善于谋篇布局、排兵布阵、系统安排,以科学的顶层设计,规划合理的改革路径,以高效的协同联动,放大改革的集成效应,推动各领域改革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切实防止零打碎敲、各自为战。要统筹目标和举措,紧扣目标任务,明确优先序、把握时度效,优先从中央有明确要求的领域改起,优先从对全局有重大牵动性作用的改起,优先从已经形成共识的领域改起,优先从群众有迫切需要的领域改起,既不急躁冒进、随意抢跑,也不消极等待、错失良机,有力有序推动改革任务落到实处。要统筹改革和法治,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统筹蹄疾和步稳,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严格落实重大改革决策风险评估等机制,严防一哄而上、一刀切、一阵风,切实做到稳扎稳打、稳中求进,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
二、树牢靶向意识,增强改革攻坚的精准性。《实施意见》是一份内涵十分丰富、指向非常清晰的改革路线图。要把握“具体抓、抓具体”的实践要求,用实打实的载体、抓手、项目推进重大改革工程,形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强势。要着力完善抓落实机制,构建“系统谋划—推进实施—督察问效—考评推广”闭环管理体系,把全会作出的决策部署细化分解为可量化、可考核的改革项目,明确实施主体和工作责任,健全清单化、高效率、全过程的改革落实机制,确保各项改革任务件件落实、事事见效。要着力用好关键性抓手,牵住引领性重大改革的“牛鼻子”,抓住关键主体、关键环节,突出多跨协同、多线联动,打好集成战、攻坚战、持久战,发挥“牵一发动全身、一子落满盘活”的撬动效应,形成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的良好态势。
三、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改革攻坚的主动性。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必须从“最难啃的硬骨头”啃起,向“深水区更深处”挺进,切实展现改革定力、先行担当。要摆脱思维定式的束缚,善于从高质量发展新的“成长的烦恼”和群众急难愁盼中找到改革需求、生成改革项目,坚决克服老方一帖的惯性、不思进取的惰性、墨守成规的依赖性,依靠改革推动各领域工作争先进位、争创一流。要克服畏难不前的心态,挺起“铁肩膀”、淬炼“硬本领”,拿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魄,在改革中学习改革、实施改革、驾驭改革,找到攻克陈年痼疾的钥匙、破解发展新题的解法,不断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新空间。要严防形式主义的弊病,坚持真破难、破真难,不能把一般性工作包装成改革,不能抓一阵松一阵、热一阵冷一阵,更不能喊口号、摆花架、搞噱头,坚决不搞“表皮改革”“文件改革”“半拉子改革”,真正做到项目要实、举措要实、成效要实、群众获得感要实。
四、凝聚各方力量,增强改革攻坚的实效性。坚持和加强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弘扬改革精神、发扬优良传统,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都凝聚到改革上来。要构建“改革没有旁观者”的推进机制。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要亲自抓部署、亲自抓协调、亲自抓督查,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当好改革的实干家、促进派。要完善改革舆论引导机制,引导全国上下高度认同改革、主动支持改革、积极参与改革,掀起抓改革、促改革的热潮。要构建“成功眷顾奋进者”的保障机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健全改革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深化综合考核体系建设,营造支持改革、宽容失败的氛围,真正为改革者鼓劲、为实干者撑腰,增强党员干部敢闯敢试的底气、勇气和锐气。要构建“人民是最终评判者”的问效机制。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扬基层首创精神,进一步完善基层、企业、群众参与重大改革机制,深入群众问改革之需、聚改革之智、评改革之效,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变化,让改革脉搏与人民心声同频共振。
改革强音催人奋进,实干先行成就未来。让我们乘改革东风奋楫争先,立改革潮头破浪前行,奋力书写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绥德县委办 刘杰)